close
家長們經常把學琴這件事的成功與否,歸咎於孩子沒有天分或是老師太嚴格以至於孩子沒有興趣,甚至有些家長認為彈琴本來就是一件額外的事,因為學校不考。對於這些似是而非的想法,身為一位鋼琴老師,很想拉白布條嚴重的抗議!
其實,假如家長面對學琴這件事,只在乎孩子有沒有天分與興趣,或是以非學校課業為由來評斷學琴的目的與意義,那真是既無奈又無言。
有時會很納悶家長們的邏輯,為什麼面對學校的功課,如數學、英文…等,不管孩子有沒有興趣或天分,只要成績不理想,那就請家教、或補習、或是無時無刻以寫評量伺候,費盡心思的提高「分數」。
但是,相反的,假如孩子鋼琴沒練好,想都沒想的就直接以孩子沒有興趣、沒有天分為定論。更令鋼琴老師們氣餒的,就是認定老師太嚴格、要求太高,沒辦法引起孩子彈琴的樂趣。然而,完全不會去探討,是否是孩子練習的時間不夠、音樂的接觸不足、還是家人疏於關愛與鼓勵的行動。
對於這樣無奈的現況,鋼琴老師能有怎樣的作為?只得無力的接受這難以轉圜的現實!
只是,面對學習,難道就是要如此的功利嗎?難道不能拉長看待生命的眼光,好好思考學習的真實意義。假如,面對所有的學習,只著眼於當前的功名,那豈不是流於製造出一代又一代,只懂複製不懂思考的機器人!
刻意的追求分數並不會帶來智慧的開啟。相對的,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定論,只會澆熄孩子面對學習的熱情,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之路,只有減分不會有加分作用的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