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栗南庄,記憶中是個淳樸的小鄉鎮,好幾年前第一次造訪時,印象中與同是客家鄉的新竹北埔,有著天壤之別。當時的北埔似乎商業氣息較為濃郁,然而,走在南庄的街道,仍然保有著鄉下怡然自得、 自給自足的氣氛。
不過,才幾年的光景,南庄的「無菸桂花巷」,造訪的人潮似乎和北埔不相上下,縱使是非假日,遊覽車還是一輛輛的來。
有時候想想,追求經濟繁榮,改善生活品質,無疑是現代人汲汲營營、朝思暮想的人生目標。弔詭的是,人總是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,一旦如願的得到心中所想要的金錢與財富,會發現淳樸的環境不見了,相對的,空虛的心靈也是與日俱增。
記得,第一次到南庄,感覺上它是個淳樸、安靜的鄉鎮,街道上只有些零散的攤位在賣各種花釀、金桔原汁或是傳統客家食材,人潮並不多,與當時就已人聲鼎沸的北埔,有著天壤之別。那時的心情,其實是矛盾的,一方面覺得地方繁榮不起來,人們的生活水平就較難提升;一方面又覺得,沒有受到過多的商業污染,那種感覺真好!
然而,曾幾何時,現在的南庄,與過往不可同日而語,甚至直逼北埔的盛況。
南庄曾因礦業發跡,據說當時有「小上海」之稱,不過,自從煤礦停採後,山城便沒落,沉寂數十年,無人聞問。直至近幾年,由於老街觀光的盛起,才讓人們重拾南庄過去的繁華,其命運,就如九份、金瓜石一樣。
不過,南庄老街上的「無菸桂花巷」是2007年才正式揭牌命名的。當時的地方政府是希望觀光客來到這裡觀光休閒時,除了好山、好水、好人情外,能夠「只有淡淡桂花香,沒有擾人的菸臭味」。我想,簡單的說,用一個令人產生遐想的名稱,或許更能吸引觀光客吧!
究竟,為何會取名為「桂花巷」?據說,並非是種了眾多桂花而得名。原來,早先這是一條無名小巷,因巷口裡一家叫「桂花巷」的老麵店,當地人習慣在此聚會聊天,久而久之就把桂花巷的名字叫開了。沿著山壁興建的巷弄,長約120餘公尺、寬約2公尺,只容兩人並肩行走。朱紅色磚塊牆壁古意盎然,走在其中,心情如走入斑駁的懷舊氣息中。不過,這可是人潮少時,才能擁有的閒情逸致!
古色古香的木質花窗
每一個地區,都會有一個信仰中心,「永昌宮」就是南庄居民信仰寄託的地方。好玩的是,記得第一次造訪南庄時,永昌宮山門階梯旁的欄杆,是簡單的水泥護欄。沒想到,過幾年後,竟塗上一層金漆! 不知,是不是因為觀光產業發達後,廟方來個金碧輝煌,彰顯香火鼎盛吧?!
原本簡單的水泥護欄
之後變得如此金碧輝煌!
位於永昌宮旁的一個木造建築,就是「南庄郵便局」。會稱為郵便局,是因為早期郵電不分家,所以當初這個百年老郵局也是電信局。2003年苗栗縣文化局正式將此建築登錄為歷史建築,2004年文建會補助鄉公所進行整修。整修後,維持古樸典雅的日式造型,在主建築的後方,還保存舊有日式宿舍的殘跡。
郵局前面有一小段古味十足的石板階梯,名為「乃木崎」。這個名稱應該和日本脫離不了關係吧!正在想時,發現階梯下有一個小小的告示牌,上面寫著在明治三十年第3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將軍到南庄考察,發現地面泥濘難行,因此拋磚引玉捐了一筆錢,下令修築寬廣的石階,居民感念其仁心,遂以乃木將軍姓氏命名之,「崎」則是階梯的意思。
雖然只是短短的階梯步道,走在其中,會發現,這才能稱為古蹟吧!許多的古蹟,已變得太現代化,或是牽強的為稱古蹟而為古蹟!這一切是為了保存傳統文化?還是只是為了經濟發展?
現在的南庄,或許還保有古樸的一面。不過,在大量遊客湧入與刺激下,當地的居民是否還能單純、冷靜的維持原有質樸的樣貌呢?
是的,這是矛盾的,南庄似乎又回到過往繁華的景像,然而,是否也意味著,它將慢慢地失去該有的古意風情?
每回必點的快炒過溝蕨與湯板條,好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