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
「石燈籠」非常詩情畫意的名字……


 


開始提筆寫這篇文章前,爸爸提醒我,在北投看到的復古式街燈,其實原本的作用並不是街燈,而是在日式庭園建築中,兼具照明及造型作用的庭院燈。上網一查,果真如此,而且,它有個特別且詩情畫意的名字「石燈籠」!


 


今天所用的石燈籠,就是指用石材製作的供照明兼作觀景之用的燈籠。然而,根據查到的資料,石燈籠的源起典故,是來自於中國寺廟供佛時點的燈,傳說供奉燈火是一項功德,也就是在佛堂前所放置的燈籠,是象徵著禮拜和供養之意。由此可知,石燈籠並不是日本人發明的,是因為在佛教東傳後,石燈籠漸漸變成為日本神社必設之物,放置於鳥居(為日本神社建築物,頗似中國之牌坊建築,代表神域的入口)之後的參拜道兩旁。據日本的傳說,穿過鳥居,就進入了另一個神域世界,不再是平凡人間,因此,石燈籠既為照明,亦為指路之用。


 


日本氣比神宮的大鳥居圖片取自維基百科


 


石燈籠的結構,各部位都有一個特定的名稱,從上到下依序分別為:寶珠、笠、火袋(開口為窗,就是放燈的窗口,有圓型、正方形、多邊形等)、中台、竿(如同「I」字,上下兩橫的部分稱為「節」)、基礎、基壇。


 


了解石燈籠的歷史意義後,回想當我第一次看到石燈籠時的心情,難怪有種既神祕卻又能安定我心的感覺,一種冥冥之中引領著,原本混亂的心…… 


 


不過,據說有一網友到日本春日大社(奈良縣奈良市奈良公園内的神社)遊玩,聽當地的導遊說,只要站在石燈籠的空隙間默念二十次:「我是石燈籠~」就會如願變成一盞石燈籠!哇~ 怪恐怖的


 


望著在北投所拍攝到的石燈籠照片,心中有個感觸……


 


其實,生命中到處都充滿著美的訊息,然而,這個美應與生命的活力息息相關,應與文化、人文有著同等重要的價值。聚光燈下的美、擺在高級百貨櫥窗上的東西,對我來說並不美。生命中的,讓人悲歡情愁的任何人事物,都可以成為美。


誠如,漢寶德先生所說的:「沒有美,很難有愛,就沒有精神生活,一切「文化」終歸於虛妄。」


 


這個石燈籠的造型,我很喜歡!走在樹陰下,彷彿輕聲的在指引著你,通往心中嚮往的地方……






 兩個石燈籠是位在北投圖書館附近的公園內,爸爸說這應該是後來仿製的,並不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。


位於北投善光寺入口處,1990年製。


位於路旁的街燈,不知你的感覺是否和我一樣,冷冰冰的、沒有人性,他只是盡責的將燈泡亮起,激不起任何的想像空間……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u006 的頭像
    hu006

    hu006的部落格

    hu0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